现在是: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中午好! 登录 | 注册 | 进入商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主 编: 杨炳麟
编 委: 谢  冕 杨匡汉
  吴思敬
韩作荣
  叶延滨 唐晓渡
  陆  健 程光炜
 
马新朝
耿占春
  商  震 杨炳麟
  杨志学 赵  勇
  杨晓民 何向阳
  (按年龄长者为先)
首 页 中原诗群 空间·网刊 中国诗歌馆 诗歌现场 中国诗歌社区 名家肖像 诗书画苑 网上书店
卖 场 理事广场 在线阅读 诗歌讲堂 高 端 对 话 窗 外 档 案 诗词园地
 
 
         每期展示
更多>>

吴思敬诗学思想研讨会在郑州举行

  2012年11月2日至4日,由《河南诗人》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吴思敬诗学思想研讨会在郑州隆重举行。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庚香出席会议,..

 
 
      高端活动专场
 

他对诗歌的贡献无可替代

               ——写于“吴思敬诗学思想研讨会”  召开之际
 
◎ 王光明
 
  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吴思敬先生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他热爱诗歌、理解诗歌的精髓,高举诗歌的灯塔,为我们树立了为人为学的典范。
  吴先生无可替代的头一个贡献,是作为一个杰出诗歌理论家与批评家的贡献。一方面,通过《诗歌基本原理》和《心理诗歌》两部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著作,深入论述了诗歌的基本问题并拓展了诗歌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通过大量介入当代诗歌现场的批评(这些批评后来结集为《诗学沉思录》、《走向哲学的诗》、《自由的精灵与沉重的翅膀》等论文集先后出版),敏感回应了当代诗歌创作中的成就和问题。他的诗歌批评是新时期中国诗歌的生动见证。在这些理论批评中,凸现了吴先生对中国新诗基本性质的理解,形成了或许可以称为“自由的诗学”的诗学思想体系。吴先生把中国新诗比喻为“自由的精灵”,认为其“自由”的内涵既体现在精神的层面也体现在形式的层面。在精神层面,“强调的是诗人精神的解放,个性的张扬,艺术思维的宽阔辽远”;而在形式层面,自由的含义“并非不要形式,只是诗人不愿穿统一的制服,不愿受定型的形式束缚而已,……他仍要匠心独运,为新的内容设计一个新颖而独特的形式。” (《自由的精灵与沉重的翅膀》,第7-8页)基于这一理论认识,他对废名“新诗应该是自由诗”的论断作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阐述:“我觉得,对废名‘新诗应该是自由诗’中‘自由诗’的理解,恐不宜狭窄地把‘自由诗’理解为一种诗体,而是看成‘自由’的诗为妥,废名这里所着眼的不只是某种诗体的建设,他强调的是新诗的自由的精神。”(同上,第3页)
  吴先生的“自由的诗学”,体现了对“五四”诗歌传统的深刻认同,不仅在文本批评也在批评活动中始终如一地实践着自己的理论认识,体现着一个思想自由的批评家的自由风范。“朦胧诗”论争爆发之初,他是一个为“新的崛起”冲锋陷阵的战士,是寒风中萌芽的先锋诗歌的细心的呵护者,同时也是江河、顾城等先锋诗人最早的知音。吴先生为人儒雅、谦和,他的性格曾得到陈素琰先生的高度评价,但在学术观点上,历来旗帜鲜明,我认为这是思想自由的写照。
  吴先生另一个无可替代的贡献是作为诗歌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贡献。吴先生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但他不是一个只会固守书斋的学者,而是一个有远大文化战略眼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为中国诗歌作出了一般学者无法作出的历史贡献。第一,他挽救了濒临绝境的中国第一个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诗探索》是1980年创办的中国第一个诗歌理论刊物,至1984年共出版12期后,因经济、出版等多种困难停刊多年,是吴先生让它在1990年代重生,克服重重困难,一直出版至今。第二,领导申报和建立了国家第一个诗歌研究基地,搭建了一个正规的中国诗歌研究平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是吴先生担任中文系主任时组织申报的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诗歌研究机构,创立十年多以来,在承担重要诗歌研究项目、组织各种诗歌活动、培养诗歌研究人才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得到学界与诗界广泛好评。第三,组织了著名老诗人的系列学术研讨会,既总结这些重要诗人的艺术成就,也保留了他们的重要资料。研讨的著名诗人包括林庚、辛笛、牛汉、郑敏、唐、李瑛、邵燕祥、屠岸等。第四,培养了一批如今活跃于诗歌理论批评界的年轻学者。如孟泽、王珂、张大为、霍俊明、张立群等,都是很有成果和影响的青年才俊。第五,与林莽先生一起在中国大学创立了驻校诗人制度并坚持至今,这项制度对大学而言能促进学生与诗人的直接交流,对诗人而言能感受大学的文化氛围和提高文化素养,这项制度不仅在诗人中,在教育界也产生了良好影响。
  《论语》云:逝者如斯。我们行色匆匆,各自在时间之流中打捞人们不会忘记的劳作,能有一两项便足以自慰。而吴先生对诗歌、对社会的奉献却是如此丰硕。这种奉献将为中国诗歌史所珍藏,也将成为我们的榜样和动力。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友情链接
中国作家网    诗刊    人民文学网    河南作家网    河南文化网    大河文业网    河南诗词网    中国诗歌网    中国诗刊社    人民网    诗歌报    央视网    作家网    文学报    腾讯网    新浪网    中华诗词网    诗林    中国书协网    中国文艺网    北方文学网    天津诗人网    北京诗人网    中国诗文网    左岸读书网    新诗代    诗生活    中青网    文艺报    中诗网    大豫网    光明网    扬子江诗刊    诗潮    绿风诗刊社    搜狐读书网    华语诗歌网    中国诗人网    当代诗词网    古代诗词网    中华诗词网    诗选刊    冰心网    文心社    小说界    诗中国    国学网    中文网    江南杂志社    山花    河南文艺网    百花文艺网    敦煌诗刊社    华语文学网    中国文苑网    红豆杂志社    诗词歌赋网    榕树下    大众网    中原网    新华网    商都网    中青网    学术网    星星诗刊网    半岛    诗词名句网    诗词吾爱网    中原诗词网    南方周末网    中国摄影网    外国文学网    中国文学网    古诗词    古诗文    文学乐    十月刊    搜韵网    读者网    意林网   
 

咨询热线:0371—66267916   66268398   66267915  合作联系关于河南诗人客服中心访客留言站长信箱关注我们 

河南诗人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网站声明

电子信箱:henanshiren@126.com

 河南诗人 2008-2017 (Henan Poet) 郑州市金水路99号建达大厦6D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