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洛夫去世:人世间再无“诗魔”,但“诗是有意义的”-河南诗人网
现在是: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下午好! 登录 | 注册 | 进入商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主 编: 杨炳麟
编 委: 谢  冕 杨匡汉
  吴思敬
韩作荣
  叶延滨 唐晓渡
  陆  健 程光炜
 
马新朝
耿占春
  商  震 杨炳麟
  杨志学 赵  勇
  杨晓民 何向阳
  (按年龄长者为先)
首 页 中原诗群 空间·网刊 中国诗歌馆 诗歌现场 中国诗歌社区 名家肖像 诗书画苑 网上书店
卖 场 理事广场 在线阅读 诗歌讲堂 高 端 对 话 窗 外 档 案 诗词园地
 
         诗  讯
更多>>
 
浪漫樱花 魅力淇滨·许穆夫人杯” 首届..
    征稿启事详情>>
    
范永光《凡人范语》作品.. 1-12
第六届中国长诗奖揭晓 .. 12-15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 12-15
《百年女性散文诗选》研.. 3-15
河南省作家协会关于转发.. 3-15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 3-15
中国作协九届四次全委会.. 2-25
关于转发《2019年度中国.. 2-22
 
        诗 广 告
更多>>

 
         诗 讯

诗人洛夫去世:人世间再无“诗魔”,但“诗是有意义的”

0

2018/3/19 16:25:10丨责任编辑:后台管理员丨浏览:(1316)

洛夫:诗是对于生命内涵的创造


1.jpg

    中国知名现代诗人、有“诗魔”之称的洛夫今日凌晨三点二十一分逝世,享年九十一岁。


    洛夫原名莫运端、莫洛夫。1928年生于湖南衡南,青年时期去往台湾地区,1996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洛夫写诗、译诗、教诗、编诗,著作甚丰,出版《时间之伤》《灵河》《石室之死亡》《魔歌》《漂木》等多部诗集,《一朵午荷》《落叶在火中沉思》等散文集,《诗人之镜》《洛夫诗论选集》等评论集,以及包括《雨果传》等在内的多部译著。洛夫是台湾地区现代诗坛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由于表现手法近乎魔幻,因此被诗坛誉为“诗魔”。《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将洛夫评为“中国十大诗人首位”,2001年,洛夫凭借一首三千行长诗《漂木》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落马洲/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手掌开始生汗/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洛夫《边界望乡》


    1954年,洛夫与痖弦、张默创办了《创世纪》诗刊,并与《现代诗》的创办人纪弦一起,开启了台湾地区现代诗的新时代。“我年轻时,一直向西方现代主义走入,不屑于提传统文化和古典诗歌,最终却发现自己底气不足。”回望年轻时代时,他这样说。“我们需要回望,而不是保守地回归,回头对古人、艺术家的价值进行评估和反思,作为我们重新创造的参照系,这样才能提升我们诗歌艺术的价值观。古典诗的意向的永恒之美非常重要,重新找回意向美是现在要做的重要课题。”在进入中年后,随着《创世纪》诗刊的发展,洛夫开始真正对诗歌艺术进行探索,重新思考西方现代主义冲击下,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而到晚年,他在作品中的漂泊感愈加浓重,充满了“寻找精神家园而不可得”的悲哀,这在长诗《漂木》中有着具体表现。


    在诗歌艺术上,洛夫认为好的诗歌必须有所追求:用以载道、抒情和表现观念的;有感而发、对于生命充满体悟的,并且必须重视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现在流行的许多口水诗中,完全看不到艺术感染力,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而各种形式的语言实验中,诗歌意义的淡化也是他所一直焦虑的:“境界、诗情、诗意这些很美的东西是诗人应该追求的,我们不能过于强调诗歌的语言性,诗是有意义的。”


    几十年的创作中,洛夫曾不断被问起长期创作的动力。“诗没有实用意义上的价值,但正因为如此,我们从来不以市场价格衡量诗的价值。诗歌写作不仅是一种写作,更是一种价值的创造。”他说,“诗歌有的是对于生命内涵的创造、有的是对于艺术内涵的创造,也有对于意向语言的创造,只有你认为自己是在创造的时候,才能持续、不受外界影响地写下去。”


    只要身体允许,过去的几年里,长居温哥华的洛夫每年都会在秋天回国,到学校办诗歌讲座、参加诗歌研讨会、举办书法展。对他来说,最惬意的写作就是“把现代诗用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谈起书法与诗歌关系时,他说:“诗和书法同样是诗性语言,具有灵气和神韵,也具有舞蹈性,需要将节奏感和韵律感相结合,书法中的诗歌本质和文化底蕴都很重要。”(本报记者 张滢莹)



桂冠诗人


2.jpg


刊发于2016年12月26日《海南日报》  王玉洁  刘妞


    2016年底,88岁的洛夫曾参加在台湾地区高雄佛光山举办的2016两岸诗会。谈诗、读诗、唱诗,就在这场以诗为主角的盛会上,洛夫荣获2016两岸诗会“桂冠诗人”雅称——


    “这是一个大拼盘的文化时代,诗与非诗,已经分不清楚了。”洛夫认为,以前诗歌、散文和小说都分得很清楚,如今年轻人也很迷惘,不知何去何从。


    自胡适推动白话诗与白话运动以来,新诗已百年。相较于古诗的古典美,通俗易懂的新诗吸引无数人为之折腰,农民写诗也能独树一帜。洛夫也读过余秀华的诗,他和不少大陆诗歌评论家的观点大抵相同,“多以描写生活为主的农民诗人的爆红是一个现象,生命也很短暂。这种现象不能以传统诗歌的标准来衡量和对待,很多时候,我更愿意把他们理解成新闻人物而非诗歌人物。”


    在有“诗魔”之称的洛夫看来,今天更是一个需要诗的时代,因为这个世界太缺乏价值感、美感,太物质。诗人能以优雅而真诚的语言,忠实地呈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最高的使命是“希望”:给这个麻痹的没有感觉的消费社会写出感觉,给缺乏温情的冷酷现实写出温暖,给缺乏价值意识的荒凉人生写出价值,给低俗丑陋的世界写出真实的美来。


3.jpg

洛夫《烟之外》


    “到今天,我们依然觉得李白、杜甫的诗很美,这是因为它们有永恒之美。”洛夫始终认为诗歌美学是诗的典型路线,突然觉得有些不甘心,因为时代的便签,诗歌的本质快要不见了。


    洛夫的语速并不快,却饱含力量,“诗人追求的内心世界很纯净,甚至有些神性,希望写诗的朋友要把诗歌中的永恒之美重新找回来。”


    时代的洪流推着人往前走,有些东西变了,有些东西已化为永恒。诗人的写作形式、诗歌语言在变,过去讲究古典诗歌、格律诗,后来散文白话式的写作为新诗语言;诗歌本质未变,一直秉承用意象理念表达理念和感情。


    新诗百年,洛夫写诗73载。除去在越南战地待的两年,洛夫每年都要写诗,只不过现在年纪大了,诗写得也少了。早期新诗的语言大多粗糙,缺乏新诗语言应有的美感,洛夫开始向西方现代主义学习。过了十年,洛夫发现完全走西方的路线也不是办法,开始重回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即传统诗歌语言。


    “并不是要诗人回归传统,而是告诉现代诗人要回头看,对中国传统诗歌重做评估,让其成为自己创作的资源和财富。”洛夫说。


    透过《石室之死亡》和《漂木》,依稀能读到洛夫的风格转变。洛夫把自己的诗歌创作分为抒情时期、探索时期和回归时期,描写战争的《石室之死亡》就有着浓烈的西方现代主义诗风。到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洛夫开始转变表现技巧和形式,晦涩的文风有了变化,他创作三千行长诗《漂木》,充分展现了他重谋篇炼意又不忘炼字炼句的精心。2001年,直指生命的无常和宿命的无奈的《漂木》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4.jpg

洛夫《大河的潜流》


    “诗歌,必须要以诗歌的语言来表达。”洛夫用七十余年的坚守佐证:写诗,对文字的锤炼必须精心,没有好的语言诗歌就没有意义了。


    其实洛夫始终在不断创新写诗的法则或规律,诗歌评论家结合洛夫创作的诗歌的意象、多变的语言风格,称其为“诗魔”。对这一称号,待人和蔼的洛夫欣然接受,他笑着说:“这个评价,是赞我为语言的魔术师,意象的魔术师,可不是什么邪魔外道,我的诗歌很正派。”

5.jpg


《洛夫长诗》(收录《漂木》《石室之死亡》)


    互联网,让人们可以不再通过报纸、杂志、期刊发表诗作,网络成了新的出口。于是,人们会发现,当下,诗人或自称诗人或爱写诗歌的人越来越多。


    洛夫虽已至耄耋之年,但他并不拒绝关注互联网。他说,网络的不限制让人的创造力可以不受限制地发挥出来,但也正因为网络的不限制,网络诗歌鱼龙混杂,生命也很短暂。“但我始终相信,好的诗歌不会因此被淹没。”


    “诗歌永远是小众的。”即使诗人们此刻正在探讨如何推广新诗,洛夫也如此认为。长久以来,洛夫理解的诗歌是宏大的、非凡的存在,在金字塔中处于最高位置。他说,推广诗歌很有必要,但万不可因此迁就每一位读者。“人的文化水平各有高低,你能要求每个人都懂诗么?不可能的。”


    “写诗,要记住,要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洛夫建议后辈,人世间最美好的、最悲苦的事情都是写作的题材。“对个人来说,诗歌不仅仅是已经发现的新奇世界,更要写未知的世界,内心的世界。”


    诗可以言志,诗以外的语言多为“言外之意”。在洛夫看来,写诗不只是一般的写作行为,更是一种价值的创造,诗可以使语言增值,使一个民族的语言更加新鲜、丰富而精致。


    他说,“如杜甫、莎士比亚的诗,就是生命内涵的创造;如李白、王维的诗,是艺术境界的创造;如李商隐的诗是意象语言的创造。”


    “感受诗歌之美,首先要有美学修养,培养美的概念,审美的心态。”洛夫曾在不同场合表达过此类观点。


“朝如青丝暮成雪,发啊!

我被强迫向一面镜子走近

试图抺平时间的满脸皱纹

而我镜子外面的狼

正想偷袭我镜子里面的狈。”


——摘自《漂木》之《浮瓶中的书札》


来源:文学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友情链接
中国作家网    诗刊    人民文学网    河南作家网    河南文化网    大河文业网    河南诗词网    中国诗歌网    中国诗刊社    人民网    诗歌报    央视网    作家网    文学报    腾讯网    新浪网    中华诗词网    诗林    中国书协网    中国文艺网    北方文学网    天津诗人网    北京诗人网    中国诗文网    左岸读书网    新诗代    诗生活    中青网    文艺报    中诗网    大豫网    光明网    扬子江诗刊    诗潮    绿风诗刊社    搜狐读书网    华语诗歌网    中国诗人网    当代诗词网    古代诗词网    中华诗词网    诗选刊    冰心网    文心社    小说界    诗中国    国学网    中文网    江南杂志社    山花    河南文艺网    百花文艺网    敦煌诗刊社    华语文学网    中国文苑网    红豆杂志社    诗词歌赋网    榕树下    大众网    中原网    新华网    商都网    中青网    学术网    星星诗刊网    半岛    诗词名句网    诗词吾爱网    中原诗词网    南方周末网    中国摄影网    外国文学网    中国文学网    古诗词    古诗文    文学乐    十月刊    搜韵网    读者网    意林网   
 

咨询热线:0371—66267916   66268398   66267915  合作联系关于河南诗人客服中心访客留言站长信箱关注我们 

河南诗人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网站声明

电子信箱:henanshiren@126.com

 河南诗人 2008-2017 (Henan Poet) 郑州市金水路99号建达大厦6D座